五华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坚持为民履职尽责,惠民生、增福祉,在提升群众获得感上留下政协烙印。一年来,共收到提案材料154件,经审查立案144件。经区委、区政府承办部门的认真办理,立案的144件提案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面商率、办复率均为100%。
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十届委员会
【资料图】
2022年优秀提案
个人提案
01
提案标题:关于重视发展食用菌产业、加快养殖替代项目推进的建议
提案人:范勤芬
意见建议:
一、针对养殖闲置设施资源化利用,优化食用菌产业发展品种与结构,发展特色优势食用菌品种。
二、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投入,将养殖转型产业区纳入重点项目。
三、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确保产品能生产出、卖出去。
02
提案标题:关于加强直管公房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
提案人:李韵冰、刘伶俐、蔡光洪
意见建议:
一、开展直管公房中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情况摸排。
二、结合现有工作情况,借鉴其他城市优秀经验,采用一次性资金补偿收回使用权,或安排其他住房进行使用权置换等方式鼓励住户腾退。
三、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房保护修缮,后期可采取租金抵扣或X年使用权等形式募集修缮资金及原住户货币补偿资金。
四、修缮后加强活化利用,除对建筑造成不良影响及隐患的产业外(如化工、明火、重烟),鼓励业主开展文化艺术、金融、手工、特色农产品(茶饮、咖啡等)、创作工作室等方面商业运营,以及社区养老、医疗等公益服务,发挥公房文化、商业、公益价值。
五、加大宣传,适时可建立直管公房等公共资源线上交易平台,促进政府“互联网+”服务建设水平。
03
提案标题:对南屏街传统商圈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新型消费中心的建议
提案人:陈咏君
意见建议:
一、梳理文化脉络,激发文化消费。
二、创新消费场景,加速业态升级。
三、强化科技赋能,持续建设智慧街区。
四、强化开放合作,联动聚力发展。
五、提升配套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04
提案标题:关于以食用菌项目为牵引打造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刘绍雄
意见建议:
一、结合区域特色,精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二、以科技为支撑引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三、以培育技术创新人才为先导,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四、以多产融合为抓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五、以政策项目为牵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05
提案标题:关于通过翠湖·讲武堂景区开展旅游演艺引导翠湖周边业态提质的建议
提案人:熊云卫、徐世昌
意见建议:
建议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的庭院内由专业文化创意团队(讲武文创)以讲武堂百年军校历史中的关键事件为线索打造大型旅游演艺项目,补充翠湖周边缺乏夜间文化主题项目的现状,丰富居民的休闲文化活动,填补云南旅游市场长期以来没有实体红色剧目演出的空白。通过文创赋能产业发展,促进片区经济提升,将云南特色与昆明故事传播海内外。通过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让一个个沉睡在“历史尘埃”中的人物和故事在旅游演艺的舞台上“活起来”,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演艺的题材,而且也能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通过“夜游”开放参观方式,打造翠湖片区夜经济休闲娱乐全新增长点,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讲武堂历史。将历史景点和现实景象交织相融,使游客身临其境般观赏历史事件或展品资料,增强对景点文化氛围与历史意蕴的感知。延长景区营运时间,有效利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拓展新利润增长点。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游客在游览红色旅游景点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06
提案标题:关于五华区落实“公参民”学校改制的建议
提案人:邓国谊 杨玉谦
意见建议:
一、建议组织由区委、区政府领导的由教育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的专门小组,依据教育部等八部委制定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和云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对我区的“公参民”学校改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公参民”学校改制,在落实改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教育资源整合及配置,着力找出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和推动教育发展新路径的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形成调研课题报告提交区委、区政府规划“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参考。
二、建议在各涉及改制学校开展教职员工全员参加类似“为了学校的改制发展,我来建言。”的群策群力活动。以推动改制调研的真实深入和改制的有效的开展。
三、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公参民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差异,在调研中采取分类调研的方式进行。重点分析“公参民”学校改制如何高效发展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问题,着眼尽快通过深化改革和教育资源适时调整和合理配置突破薄弱学校发展瓶颈,从而促进我区综合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快速发展。
四、建议编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特别关注公参民学校的改制问题,根据公参民改制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教师职称、工作年限,给改制学校核定一定比例的教师编制,为转制后学校将优秀的骨干教师留下。
集体提案
01
提案标题:关于推进我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民盟五华区基层委员会
意见建议:
一、政府主导,搭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家庭教育纵向指导体系。
二、社会协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家庭教育横向服务网络。
三、督导评价,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长效机制。
四、示范带动,发挥党员、机关干部在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02
提案标题:加强五华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民建五华基层委
意见建议:
一、区政府牵头对区域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明确责任主体。
二、集中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三、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常态化消防安全管理。
四、建立完善联合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监管合力
03
提案标题:关于促进五华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建议
提案人:致公党五华基层委
意见建议:
一、深入调研,找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
二、招商引资,针对性引进产业链核心企业。
三、制定政策,引入要素性资源扶持培育产业发展。
四、平台支撑,供给与需求两端共同发力。
五、立足自身,加强区域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合作。
六、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04
提案标题:关于促进五华区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措施的建议
提案人:科技组
意见建议:
一、建立专家团队,加大对企业的辅导力度。
二、充实培育后备力量,强化政策宣传。
三、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给予财政扶持。
05
提案标题:关于加快我区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提案人:经济二组
意见建议:
一、加快“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化解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二、构建以“新零售”发展为目标的人才服务体系。
三、搭建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升级路径。
06
提案标题:关于加快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提案人:文化旅游组
意见建议:
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相关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二、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以活化保护、永续利用为方针,创新文物古迹保护手段。
三、创新文物保护工作新机制,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多措并举促进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
07
提案标题:关于加强化粪池监管有效推进滇池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提案人:城乡建设组
意见建议:
一、组建专门机构、抽调精干专业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强势推进化粪池清理整治专项工作。
二、制定监管流程建立起一套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精准制定实施有效监管手段。
四、强化新建项目前置审批工作。
五、加强部门联动加大综合执法合力。
六、加快西郊有机垃圾处理厂的建设进度
08
提案标题:关于完善城市宅配物流体系,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财贸组
意见建议:
一、建议整合辖区内闲置物业资源。
二、建议制定出台相关惠企政策。
三、建议简化入城车辆办理的流程,放宽入城车辆种类限制,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09
提案标题:关于促进五华区餐饮行业提档升级,打造美食之区的建议
提案人:经济一组
意见建议:
一、高起点做好餐饮业谋划布局。
二、打造“五华区文化休闲美食街区”。
三、加大五华特色美食广场和夜间经济发展力度。
四、大力倡导餐饮绿色发展、融合发展。
五、大力推动餐饮业走出去、引进来交流合作。
六、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七、促进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
八、积极推动行业人才培养。
九、发挥行业协会带动引领作用。
10
提案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应急工作的建议
提案人:政法组
意见建议:
建议针对每个社区的不同特点,采取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有效提升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从实际情况来看,建议探索实施“一人一队,一点一册”的社区全覆盖工作模式。
“一人”即一名社区“防灾避险带头人”。在每个社区发展一名“防灾避险带头人”。
“一队”即一支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探索在每个社区成立一支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一点”即一个社区临时避难安置点,查找每个社区辖区内最适合临时避难安置的地点并完善相关设施。
“一册”即一本“社区防灾避险工作手册”,制定一本能够及时、有序和有效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行动指南,即“社区防灾避险工作手册”,在社区应急工作中能够发挥较为关键作用。
来源 | 区政协 区融媒体中心 余音瑶
编辑 | 胡韦弦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洪瑞滨 姜媛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